编者按:暑期,BETVlCTOR手机登录钟华老师应邀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中国文化公开课学习活动并撰写了学习体会。此篇学习体会充分体现了钟华老师对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深入思考,对我们上好思政课,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讲到学生心坎里具有借鉴意义。特此编发,以飨读者。
重沐礼乐文明之光
——建水古城中国文化公开课游学心得
钟 华
建水古城位于云南南部,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区,是一座拥有八百年历史的边陲名城。虽历经战乱、地震,城中元、明、清古建筑仍多屹立。敦厚质朴的城墙阁楼,清丽古雅的木刻石雕,庄严神圣的殿堂庙宇,蜿蜒曲折的老街宅院都在绿树掩映下错落有致。可贵的是,古城里没有炫目的霓虹灯、摩天大楼,没有震聋欲耳的商业音乐,没有步伐匆匆眉头紧皱的行人。古城依旧弥漫着传统生活气息。亭廊里闲聊下棋的长者三五成群,井边排队取水的老妪络绎不绝,老街上挑着扁担的小贩时而吆喝时而闲话家常……走在街上,看着一张张淳朴黝黑的脸儿,那般温厚可亲,不禁令人感叹,这里古风犹存,这里最有寻常民间的好风景。
此次中国文化公开课的学习活动便在这建水古城中进行。主讲老师是台湾文化学者薛仁明先生。薛先生,就读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多年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与宣讲,已出版《孔子随喜》《其人如天》《天人之际》《人间随喜》《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乐以忘忧》等多部优秀著作,2017获得“海峡两岸年度作家”称号。曾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台湾大学等高校邀请做过多场关于中国文化的讲座。2019年、2021年两度就中华文明如何对应当下形势在中央党校进行专题报告。薛先生谈中国文化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出发,还原中国文化光明亲和的一面,真切动情;且能在日常生活小事与历史宏观视角间自由切换,于中国历史传统大背景下解答个体生命困顿的原因,因与现实对应,观众回响甚大。
由于薛先生极重视体会实践,因而本次学习的形式可谓别开生面,上课既不坐在教室里按部就班地讲PPT,也没有明确的讲授主题。一周的时间,老师带着我们在古城中边游、边讲、边生活,让大家与中国礼乐文化营造的安稳喜乐、天地仁和的气象相感通,唤醒我们骨子里的中国文化基因,找回中国人本该拥有的从容自信。
一、礼乐文明的性情空间与礼教空间
礼乐文明,说起这个词,我们都不会陌生,是一个能代表中国文明总体特征的词儿。然而,在我们的意识里,礼乐文明是什么?是尘封在古籍里的古礼风俗?是专业学者们才研究的深奥领域?是古代影视才会出现的舞台场面?礼乐,似乎已淡出我们的生活久矣。我们的自家文明究竟是怎么回事?怀着一份好奇,跟随老师来到一座中式庭院,闲庭。
老师说,礼与乐是阴阳关系。乐属阳,主开,颐养性情。《论语》开篇就说“不亦乐乎”,可见“乐”字乃中国文明的“正法眼藏”。我们这个文明里最好的事物必定都“乐”。中国的诗、画之所以多山水田园,便是着眼天地之大“乐”;盛唐气象之所以令人魂牵梦绕,亦是将“乐”发挥到极致;东坡一生忧患,我们看他的文章却觉得兴味盎然,正是这“不改其乐”的性情,成就了他千古一流的好文章。有乐,便可自性光明,俱生好意,即使历经劫难,亦可浑身清朗,逢凶化吉。我们这个文明能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明,便是靠着这份骨子里的“乐”,愈艰难困苦愈能苦中作乐,我们才能柳暗花明,浴火重生。礼属阴,主阖,礼让人知道自己的位序,便不会把自己放大,礼让人对天地万物怀有一份虔敬之情。有礼,方才构造地出一个清平祥和的世界。礼与乐,一开一阖,中国人便可以既规矩又自由,中国人的精神便可舒畅条达。
中式庭院秉承礼乐文明的基本逻辑,设计一个“乐”的“性情空间”,一个“礼”的“礼教空间”。一进闲庭的大门,首先来到一片前导空间,是性情空间的一部分,这片空间里什么都不放,保持虚空,正如苏轼《白纸赞》中那句禅诗“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老师说,这片虚空的空间就是为了让我们一进门便将所有事全部放下,能空方可有。老师让我们留意脚下的小植物,石缝里不经意钻出几株绿植、青苔,显得格外有生机。前导空间的右边是一座花厅,是主人待客之所。花厅外面有个小院子,院子中一棵石榴树亭亭玉立,树下放置着一个鱼缸,上面题着“静观鱼悦”四个大字。老师特别提醒我们,现在的导游讲鱼缸是用来防火的,这是纯粹的唯物思想。花草、树木、摆设、房屋等等,在中国眼里都有其精神。有精神,便可让人观,让人兴。试想,沁凉树荫下,静观几尾自在的鱼儿闲游,是何等活泼意趣?从花厅出来,登上三级台阶,来到礼教空间。老师说,三级台阶是空间转换的意思。礼教空间是一座四合院,下有厅,上有堂。堂是礼教空间里最高的地方,所以叫高堂。高堂上一般陈列着列祖列祖的牌位,牌位下是爷爷奶奶的座位。这个空间拥有祭祀功能,因而也是一家的神圣空间。中国人历来重视祭祀,正如《左传》中那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中国文明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乃是出于中国人特殊的精神生命观。通过祭祀,人不但可以与天地山川产生精神联结,更可以与历史、祖先连成一片,人有限的精神便可通于无限了。中国文明里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被珍视,因为我们知道躯壳虽有限,精神却无限恒久。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提高精神境界,让精神不断扩充,我们的生命便愈加贵重。因而,祭祀含藏着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信仰。一座寻常庭院,即有舒展性情的空间,又有使人庄敬的空间,走在其中静静感受,只觉得一种安悦清明之感冉冉泛上心头,平日里焦躁不安的心绪莫名消失。不禁感慨,我们祖先真是用心良苦!他们行的是不言之教,注重的是日常生活的熏陶教化。
不只是庭院,古城中许多地方都遵循着礼乐文化的空间设计,非常典型的还有建水文庙与周边村庄。
建水文庙,位于古城西北,是中国第二大文庙。走到文庙正门,老师让我们注意一块题有“太和元气”的牌匾,这里面自然有玄机!进入文庙,一大片椭圆形的湖水映入眼帘,名叫学海,也是文庙的性情空间。老师说,前几年,湖中满是荷花欣欣向荣,可惜被不懂文化的管理者人尽数拔去;学海前,又添置了一座不该出现在大门口的孔子像(孔子像一般坐落在文庙最靠后的大殿方显其分量);学海后,也多修了几座遮挡视线的亭子。老师说,这些添加删减都影响了文庙的气象,随后便指点我们看这座文庙该有的真正气象。学海尽头是礼门,迈上三级台阶进入礼门就是礼教空间。老师带我们走进礼门,站在“万世宗师”的牌楼下,此处是两条中轴线的交汇地,左右两边是一对对称的牌楼,左边题着“道冠古今”,右边题着“德配天地”;在交汇点向身后望去,正是那团翠玉般的学海;再往远处眺望,连绵的苍山巍峨屹立,天边白云滚滚。老师让我们想象,若是把学海上的违章建筑和塑像都搬走,我们站在此处正好能看见正门“太和元气”的匾额;若是再添上一池曼妙的荷花,配上此地的山川美景,是何其开阔明媚的气象啊!来文庙拜谒圣贤的同时,被如此殊胜的气象滋养一番,足可令人心旷神怡,元气满满!如此,我们才能真实体会到古人题写“太和元气”匾额的意义。世间最好的景致,便是这天地与人文交相辉映的风光。
古城周边的村落亦多有礼乐文化空间设计。老师带我们参观了西庄镇的一处传统村落。这个村子在没有改造之前,村上一定会在小路的一边留出空地,种一大池荷花。这样,就能保证村上的每户人家门口都能看到荷塘。这样的风俗在当地保持了几百年,为的就是让每个村民们都有颐养性情的空间。老师说,荷塘在过去是中国村庄的标配,除了能颐养性情,更重要是,荷塘有净化污水的作用。塘底一般都用沙子铺成,被荷塘净化的水便可以慢慢渗进田地,也解决了干旱问题。每个村子都有自己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系统,这也正是为何中国文明能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明的原因之一。
老师总是讲,我们现在学的西方的建筑理念,要把每个人像奴隶一样装进冰冷的火柴盒,对自然产生大量不可分解的垃圾无所顾忌,那是资本社会的理念。回望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也许能给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提供一个别样的视角。我们的文明在关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上天然优于西方文明。我理解,中国礼乐文化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大的天人合一的生命观。我们不像那些二元思维的文明,认为生命的希望在彼岸,对现实世界总是充满对抗。我们看待天地、人物、宇宙、历史浑是一个大整体。因而,中国人喜欢那种不分人我,不分物我的太和气象。我们认为,现实世界里万象和谐,就是生命之大本。失了大本,人便同天地万物一齐凋零毁灭。终归,我们的文明在此岸,我们要在当下把人间活成天堂,我们要天地常清宁,人物有温情。
二、礼乐文明的教化一体性
建水古城的原名叫“临安”。临安,取自《易经》中的“临卦”,意为君子费尽心思教导人民并以其无边无际的盛德保护百姓。由于建水古城地处边境,又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古城的设计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蕴藏着明显的礼乐文明的教化功能,目的就是要以其强大的汉文化震慑邻邦,同化周围的少数民族,形成多元和谐的一体认同感。
老师带我们走在古城中,为我们详细解说古城的格局。建水古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城门口开辟一片小桂湖。老师说,中国以前很多城池都遵循这样的设计,因为中国的地势就是西北高,东南低,东南方向是海。这样,中国的每一个城都会给人们营造一种一体感。这便是潜移默化在构造大一统的文化认同。老师举了一个台北道路设计的例子:台北有“哈尔滨路”“龙江路”“长春路”等,人们一听便知道这些路在东北方;“绥远路”“宁夏路”,人们一听就知道在西北方;“桂林路”,肯定在西南;“广州路”肯定在南边。这样的城市设计除了不易让人迷路,更重要的是,将台北变成一个具体而为的中国。老师说,台北的城市设计是值得我们参考的。如果当下的中国的所有城市都有一个统一的文化设计理念,无疑对民族凝聚力的建设是有帮助的。老师又开玩笑说,可惜蒋介石的格局太小,台北周围的道路命名虽然是对的,但是大家听听市中心的街道名称,什么“绍兴北路”“杭州南路”“宁波东街”“温州街”“丽水街”之类全是浙江的地名,一个领导人心里只有家乡没有全民族自然是不够格的。
讲完古城的设计格局,老师又为我们讲解了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策。自古以来,中国对边疆的政策都是以华制夷,是不会主张少数民族彰显自己文化特色的。这一点,在建水古城中多处都有体现。历史上,官员的办公空间,土司的家,清真寺等等公共建筑必须是中式的;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统一文字必须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字。例如,建水古城中的大清真寺,除了是中式建筑以外,门口的对联也充分体现了汉文化的强大魅力,上联尊崇孔子,下联赞扬真主,可谓将“以华制夷”的理念发挥地淋漓尽致。这座强大汉文化清真寺还曾在2012年吸引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到访。
老师说,西方文明是具有征服性的文化,而汉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性、一体性;客观的说,汉文化对少数民族的生息繁衍是有利的。比如,建水附近的哈尼梯田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一千多年来,哈尼族人民接受了汉文化农业模式,用勤劳与智慧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丰衣足食和谐有序的生活。我们不能想象,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拥有这么庞大的版图,拥有如此众多的少数民族,漫长的古代社会又交通不便,若是没有一个统一、强大、有效的文化体系来维系,中国恐怕会和欧洲历史一样长期四分五裂,战乱不断。就历史经验来看,汉文化不仅仅是汉族的文化,更重要是益于所有人和谐共存的文化。老师开玩笑说,建水古城过去的地理位置其实有点类似当下的深圳。这也是为什么建水古城要有这么大的规模,建水文庙要有这么殊胜的气象的原因!其实都是担负一个责任——为子孙后代铺路。反观当下,我们现在普遍都缺乏为子孙后代着想的意识。我们更多考虑的是怎么让孩子考上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而不惜逼迫孩子们早早卷入竞争,身心疲惫。孩子们的大根大本能不能立好?身心能不能健康发育?未来他们会应对什么时代危机、人生困惑?他们能不能过好生活,绵延不绝?等等这些大的问题,我们恐怕很少想过。相比之下,我们的祖先是有战略眼光的,他们为我们子孙后代往往考虑的特别长远。即使是一座城,一片村子,一个庭院,人家是抱着长长久久,瓜瓞连绵的信念在做文化设计的。我们祖先知道,真正能调整人性并且促进不同民族和谐共存的不是法律、不是政令,而是潜移默化长期形成的共同文化生活方式与观念。因而,古人特别重视“礼乐教化”。礼乐教化的思路是在既规矩又轻松的日常生活中磨炼我们身上的偏性,直至性情收发自如,与天地人物亲和无隔;也让我们在处处羁绊的生活中锻炼游刃有余的能力,练出真正的自由境界。无论是琴、棋、书、画之类的高雅文化,或是百业并举的民间生活,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谓都渗透着“礼乐教化”的思路。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泡在礼乐文明里,被一团绵绵若存的气韵无形滋润着,养育出了我们的生命根柢。
随后,老师又带我们来到一处古建筑门前,看一块建国以后的石碑。石碑上,第一行是哈尼族文字,第二行是彝族文字,第三行才是汉语。老师说,建国之初,我们有段时间学习苏联的民族自治,同意各少数民族自治区可以彰显民族特色,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石碑。我们在少数民族政策上其实是走了弯路了。老师讲,中央召开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就是把中国的政治制度调回“中国本位”。近代以来,我们一直被西方文明压迫着,太多用西方理论改造自己。到了如今的时间节点,历史潮流似乎发展出了一股强劲的回归势头。今年,习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是啊!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文明的根脉。几千来,滋养中华民族根脉的礼乐文化适应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有其文明自身的特性与发展轨迹。当下,我们敞开胸怀向外学习、借鉴一切优秀文明的成果的同时,更需要常常回过头来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才不会一味自我否定掏空,丧失了文化自信。且看,前几个月,习主席会见布林肯的场面:一个倒U型的会议桌,中间布置一行荷花,习主席坐在上位,布林肯坐在下位。这分明是“中国本位”的大国姿态!那一行荷花寓意着中国对世界之“和”的期望与担当!
三、朝气蓬勃的诗乐之教
本次的游学活动还设有独具传统特色的托管班。托管班除了帮助游学的同学们照看孩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体验功能——让大家一起体验完整的礼乐文化生活。每天,大人们在古城里游学上课,孩子们也不闲着。除了学习买菜、做饭、洗碗、缝衣等生活技能以外,还要学习“礼乐”。
在这里,孩子们要清楚自己的“位”,和该遵循的“礼”,做到伦常有序。每天孩子们跟老师们、长辈们行礼问好,帮助大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必修课。几天下来,平时调皮捣蛋的小朋友也开始有些庄敬的样子。孩子们除了礼以外,还学习“乐”。清晨,孩子们便在书院中跟着老师们吟诵诗经。“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孩子们歌声清朗庄严,流露本然,宛如天籁。伫立在书院中聆听,真有沁人心脾之感!中国的诗乐传统可追溯至远古。远古乐师近于巫,是古人中拥有极高感通能力的特殊人才。他们的创作的诗、乐多有调神养心之功效。以至于,孔子听《韶》,三月不知肉味。可见,其魅力之强大。“诗”与“乐”向来相配。好的诗歌是一股“无邪”的能量,最是净化人心。《乐记》有言:“乐者,天地之和也”。好的乐,可与天地之气相感通。以诗乐自娱最养性灵,相互唱和又可相知相悦,真是绝妙的修行方式!我从前总以为,礼乐诗教都是旧时代的教育方式,不能普遍适用于当代。然而,看着孩子们吟唱诗乐时,一张张干净的面庞上时时浮现起朝阳初起般的清扬之气,真是格外天真美好!沉浸其中,仿佛世界都变得天清地宁了!才发现,原来这些古老的东西并不过时。
除了诗乐,每天下午孩子们还跟着老师学习鼓乐。最后一天的结业式上,孩子们为我们表演了一场鼓乐。只见,孩子们恭迎老师与长辈们入席,在指挥老师的带领下,大孩子打镲,小孩子打鼓,有条不紊地开始了。那鼓声此起彼伏,高亢激昂,响彻云霄!孩子们奋力敲打着,个个满脸朝气,意兴扬扬!大人们也听得心潮澎湃,浑身带劲!好一番热闹场景!好一番光明喜气!表演结束,那种难忘的震撼感萦绕在大家心头,我们都久久不愿离去。
慢慢体会下来,终于有点理解为什么古人如此注重“礼乐”?《论语》中孔子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诗能令人兴发,充满活力;礼能让人行止有度,不乱不糜;乐,则能养成一个人美好的人格。一定程度上,古人是把礼、乐当作无形的“药”,一阴一阳,融入在我们的生活方式里,悄无声息地消解人心中的扞格,激发人心中的朝气,让我们的天性生发健康,也护佑我们这个文明稳步前行。古今虽变,人性不变。当今社会人心浮躁,更需要礼乐滋养。细想一下我们这个时代,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至上的观念在多少年轻人中弥漫?多少年轻人在欧风美雨、哈日哈韩的网红风潮中尽情沉溺?多少人标榜“个性”“自我”,宣泄狂乱?最终不过养出个躁郁乖戾的性子,年纪轻轻就暮气沉沉。说到底,我们的流行风潮不是“药”,只是迎合人们的某种趣味,把人心引偏。古老的礼乐文化,在当今时代,依旧需要发挥它的“药”效。
此次中国文化公开课的学习,让我受益良多。我硕士、博士阶段虽是学中国思想史专业的,然而头脑中多是知识,体会甚少。我的观念里也不免摇摆着中、西两种冲突的价值体系,长期以来对我们自己的文明认识多有缺陷。因而,作为思政课教师,每每讲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我心中总有种隐隐的不踏实感。根本原因,我想,还是骨子里的文化底气与思想理论做不到严丝合缝。此次,参加建水游学课程对我帮助很大。相比于阅读书上抽象的概念,相比于许多纯讲理论的学者,薛老师这种讲授传统文化的方式更加具象,让我们身临其境在古城中真实去感觉中国文明本然的气息,让我们一下子就与自己文明的源头接上了。薛老师的点拨犹如禅宗的“指月”,将林林总总、错乱扭曲的思维观念拨开,将我们还原地素面朝天。才发现,原本质朴、安稳、光明、自在的中国文化气韵一直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一个星期游学下来,我真实感觉到整个人的状态舒畅平和了许多。薛老师的点化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借鉴。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学生可观、可感、可参与?如何引导人心中的光明面自然而然显现出来?如何激发学生心中本然的认可,来替代强加灌输?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未来需要不断努力学习、探索的。
(BETVlCTOR手机登录 文、图/钟华 审核/刘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