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BETVlCTOR手机登录研究生读书班第四期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哲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以《The problem of universals》为例”,关迪博士是本次活动的对话教师,2024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关迪老师强调了哲学学习的核心方法,他指出:哲学学习的最佳方式是文本研讨(seminar)和导师引导(mentor),从具体文本中体验哲学思考的状态,把握真正的哲学论证。他结合《The problem of universals》这一经典文本,带领同学们逐步深入哲学问题的核心。

接下来,关迪老师引导同学们聚焦文本的核心问题——共相问题,即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属性一致性。他通过梳理文本中形而上学实在论与唯名论的争论,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一问题的哲学意义。实在论者认为共相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而唯名论者则否认共相的实在性。关迪老师指出,这一争论不仅是形而上学的核心议题,也涉及语言、认知和实践的深层问题。
随后,关迪老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追问这一哲学问题背后的理论动机与实践动机。他结合文本分析道,实在论者试图通过共相解释属性一致性和语言的真值条件,而唯名论者则质疑共相带来的形而上学负担。通过他的解读,同学们认识到哲学问题的提出往往源于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和对既有理论的反思。
最后,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共相问题的现代意义”展开热烈讨论。有同学提出:在科学分类的范畴化中,是否隐含了共相实在论的假设?另有同学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探讨了共相问题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关迪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逐一点评,并鼓励大家将哲学思考与实际问题结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他强调,哲学学习不仅是文本解读,更是思维训练。他希望大家以本次研讨为起点,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深耕经典,把握问题的本质,提升哲学素养。(BETVlCTOR手机登录 文/万昱洁 图/张蓉 审核/刘晓勇)